中國湖鹽開采長期以來都是手工操作,用鐵釬搗松覆蓋在鹽湖表面厚20~30cm、混有泥沙的鹽蓋,堆集在采坑一側;再逐層松動鹽層,用鐵耙將鹽粒在鹵水中反復洗滌,用帶孔鐵勺撈出,堆集在采坑的另一側,每人每天可撈鹽 3~5t,勞動強度極大。70年代后期起,逐步實現(xiàn)機械化作業(yè),如內(nèi)蒙古吉蘭太鹽場用聯(lián)合采鹽機采鹽,自卸汽車運鹽,水力管道輸送和堆坨機堆坨;青海茶卡鹽場則用聯(lián)合采鹽船采鹽,裝小火車運輸。 聯(lián)合采鹽機將采鹽、脫鹵、裝車設備組裝在一個車廂內(nèi),沿軌道往返運行作業(yè)。生產(chǎn)能力100t/h。開采鹽槽的最大深度5m,長度一般為1000m。采完一條鹽槽后,用拖拉機牽引
軌道,橫向搬移1.1~1.2m,繼續(xù)開采下一鹽槽。采鹽時,直徑1m、外周裝有切割刃具的切鹽器,以每分鐘33轉的速度切割鹽層,使鹽粒懸浮于鹵水中,形成一定濃度的鹽漿。切鹽器的切割方向和切割深度,由卷揚設備繩索的收、放來控制。為防止鹽層坍塌,采鹽槽的垂直面向湖內(nèi)坡向15度角。吸鹽泵將鹽漿吸送至水力旋流器,使泥沙及細粒石膏由頂流排向已采空的鹽槽內(nèi)沉降,鹽粒由底流排向弧形篩脫鹵。篩上裝有噴頭,用清鹵強力沖洗鹽粒,除去雜質后流入提升機,在提升過程中再一次瀝出鹵水,裝入自卸汽車,運至水力輸鹽泵站。采鹽機借助驅動裝置帶動車輪,以2m/min的速度在軌道上運行。整
機動力為100kW,經(jīng)電纜卷筒由湖內(nèi)電源引入車內(nèi)。由于采鹽機在軌道上運行作業(yè),開采的鹽槽排列栽畸,操作控制也比較簡單,但對移軌后的直順和平行程度要求嚴格,否則影響鹽的采出率。
聯(lián)合采鹽船裝有松動鹽層的切鹽器、吸鹽泵與采鹽機具的船。切鹽深度依靠門架和卷揚設備控制,切割進尺由船上的橫移絞車和定位樁控制,采鹽時船體作扇形擺動。吸鹽泵吸入的鹽漿經(jīng)船尾的水上浮管送至湖邊坨地或湖內(nèi)移動式脫水站,脫鹵后裝小火車外運。采鹽船動力由鋪設在浮管上的電纜從岸上供電??稍谒羞B續(xù)作業(yè),采深3m,吃水0.6m,生產(chǎn)能力60~100t/h。聯(lián)合采鹽船的特點是:
①采出的鹽經(jīng)浮管連續(xù)送至脫水站,可提高采鹽效率和設備利用率;
②鹽層中的泥沙可隨鹽漿排至湖外,為湖內(nèi)鹵水繼續(xù)結晶創(chuàng)造良好條件;
③采鹽船對鹽層連續(xù)切割,中間不留“鹽墻”,可通過運行參數(shù)的控制,提高礦床采出率。但開采前必須作好采區(qū)規(guī)劃,湖面上樹立觀測標志,以控制船體的前進和擺動幅度,防止漏采和采深不一。還有一種鏈斗式采鹽船,用鏈斗采鹽裝置將石鹽采出,直接裝船,運往洗滌、脫水工段,適用于湖面承載能力差、充水條件好的湖區(qū)。
鹽湖中原來沉積的石鹽經(jīng)采出后,其空間即為晶間鹵水所填充,經(jīng)曰曬蒸發(fā),又結晶成鹽,每年生成新鹽的厚度為20~30cm,鹽層更為松散,鹽粒細小,氯化鈉含量可達95%以上,采出后通過簡單的洗滌、脫水、干燥,即符合食鹽標準。這種鹽通稱再生鹽。許多鹽場既開采原鹽,也有計劃地開采再生鹽,開采方法同上。
湖鹽加工對從鹽湖中采出的原鹽,用不同方法除去所含雜質的過程。鹽湖石鹽中除主要成分氯化鈉外,還含有泥沙、石膏、芒硝等雜質。泥沙可在開采過程中,通過聯(lián)合收鹽機(船)上的洗滌、噴淋工序除去。石膏含量往往隨鹽層深度而增多,因此開采上部鹽層時,針對石膏少、顆粒細的特點,利用水力旋流器的分級和振動篩的篩選作用,使鹽與石膏分離。開采中部以下鹽層時,則對采出的原鹽進行焙燒,使二水石膏脫水成為半水石膏,通過碾鈣機的搓碾,使成為細粉狀,經(jīng)分級機溢流除去。含芒硝的原鹽,鹽硝不易分離,可利用芒硝析出規(guī)律,夏季采鹽,冬季撈硝。 資源保護 鹽湖周圍多為
沙漠、戈壁。長期受自然和人為因素影響,湖周自然生態(tài)失去平衡,沙化加劇,流沙不斷侵入湖內(nèi)。因此,在開發(fā)鹽湖的同時,需在湖的周圍造林、育草,擴大植被,以防止沙害。鹽湖一般都處干旱地區(qū),開采時揭開鹽蓋后,晶間鹵水裸露,蒸發(fā)加快,如果沒有足夠的水源補給,將導致湖中水位下降,影響長遠開發(fā)。深入研究補水技術,考慮合理的開采規(guī)模,是湖鹽開發(fā)的一項重要課題。